2024.10.27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227天。
在临床中,剂量的一直是有比较大的争议,也是学习中医比较迷茫的一个地方。
我反复讲过,剂量要根据病情,病势,病位来决定,要灵活处理剂量问题。
有一首小方,就是这样清灵代表方子。
我的同学弟妹,怀孕后,反复呕吐,吐得吃不下一点东西。
她在贺州,没有办法查脉,拍了个舌像,舌质偏红,苔黄腻。
我开了两个药。
苏叶6g,黄连2g
她看了我开的方子,有点疑惑。
就问,确定只有两味药?
我说:是的。
结果,她服用两剂后, 呕吐就好了。
此后顺利产下一女婴。
苏叶黄连汤其应用之关键在于剂量要小。
在我们跟诊的学生也知道,有些药,我是开的比较大剂量的,如他们经常会看到我开仙鹤草100克,生白术90克,苍术60克。
有时又会开柴胡3克,升麻3克。
就是我经常说的该大则大,改小则小。
都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,我觉得主要是自己要不断的临床,总结。
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我用药的剂量,并不是永远的大剂量,永远的小剂量。
我对学生讲的一句话:我的临床用药剂量是该大则大,该小则小,看菜吃饭。
剂量的问题,很难一时半会讲的清楚,有很多也不方便在明里讲出来,我也是在跟诊师父身边的时候才悟到这句话。
不是小剂量不好,也不是大剂量不好,适合你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
所以不太纠结于或是学某一个人,在不断进步,不断总结中,你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剂量关。
你需要掌握的是不断在临床中去实践,慢慢你就会明白,如生白术二两在苓桂术甘汤,桂枝附子汤去加术四两的运用。
再如柴胡在小柴胡汤,升陷汤、补中益气汤运用。
每个药的剂量,要放在方里维度去考虑。
还要考虑病势,病机等等。
你只能自己去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、合适自己的剂量关。
包括你的师父传授给你的,可能都不一定合适你。
所以,你要面对的自己现实,这条路,只有你自己去走,走过了,你就会知道了。
这个剂量关,只是提出来,并没有给出大家想需要的答案。
林佳明,主任医师
2022年7月,与利城老师出版了《林佳明经方实践录》,算是对自己学习中医25年的一个小结。
图片
崇尚仲景医学,六经辨证,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、多发病,做经方一代传人。
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、眩晕、不寐、郁病、头痛、消渴、咳嗽、发热、哮病、喘证、胃痛、胃胀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及肿瘤术后、眩晕头痛以及颤震、咳嗽、喘证、胸痹、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。
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,注重兴阳、温阳、扶阳学术思想运用,强调本气自病,重视先后天两天。
欢迎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